评分4.0

丹道至尊

导演:郭光俊

年代:2010 

地区:金华 

类型:台湾 日本 韩国 其他 

主演:未知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07:45

原标题:“我为群众办实事”微观察之二:用心用情用力护好“一老一小”

历经6年筹备、9年建设,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3日正式开通,是世界总体跨度最长、钢结构桥体最长、海底沉管隧道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全程参与大桥建设、运营、管理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助理兼副总工程师王彦林介绍,作为连接三地的桥岛隧跨海集群工程,筹备阶段在港珠澳大桥中央专责小组的指导下,经粤港澳三地政府商议,技术指标本着“就高不就低”原则,港珠澳大桥采用了120年设计使用寿命。

“围绕这个120年,项目团队反复论证,提前做好5个专用标准——设计标准、施工规范标准、质量验收标准、运营维护标准和费用标准,然后逐步细化完善。”王彦林说。在前期策划和准备阶段,项目团队编制了涉及150多个课题的科研规划纲要,从钢箱梁、承台墩身到沉管隧道、人工岛,从“海底穿针”到“巨龙飞架”,大桥工程最终被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设计施工方案。经过科研论证,团队几乎在试验中预先建设了一座港珠澳大桥,为这项世纪工程擘画了底稿。

在王彦林看来,创新是港珠澳大桥的灵魂,从前期项目的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创新理念贯穿始终。建设者们坚持以标准化引领技术创新,在建设过程中开展了300多项协同攻关、集成应用的课题研究,形成了海上人工岛、深埋沉管隧道、装配桥梁、120年耐久性、跨境工程建设运营等五大创新技术群,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形成了适应大桥建设需要的专用技术标准体系。

“作为国家工程、国之重器,港珠澳大桥在建设过程中创下多项世界之最,突破了多项世界级难题,在管理机制上开创了‘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方‘协同决策、协调发展、协商解决’的决策体系。”港珠澳大桥管理局营运发展部部长张鸣功介绍,大桥建设规模大、要求高、工期紧,倒逼团队聚焦前沿技术开展研发攻关。在大桥建设中形成的新科技、新方法和新标准,既助力建成了港珠澳大桥这项精品工程,又推动了相关行业的进步。比如在钢箱梁制造领域,港珠澳大桥建设实现了钢箱梁从传统的手工或半自动焊接迈向自动化焊接的飞跃,相关施工单位依托新技术建成了钢箱梁智能制造基地,如今正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获得订单。

原标题:家常晚餐·二人食

上海市浦东新区罗丹艺术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罗丹艺术中心”)近日开幕,作为“中法文化之春——中法建交60周年特别呈现”项目,罗丹艺术中心开幕首展“罗丹:现代雕塑的启承”正在展出。展览特别呈现了16件奥古斯特·罗丹收藏的中国艺术品,包括他十分珍爱的观音像、隋唐陶俑、青铜器及明清瓷器等。雕塑大师罗丹为何钟情收藏中国艺术品?罗丹艺术中心的成立为中法交流带来什么,未来还将有哪些合作交流项目?上海市浦东新区罗丹艺术文化发展中心创始人吴静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

吴静:我们在有限的展厅中专门开辟出一个板块展示罗丹收藏的中国艺术品,目的是展现艺术无国界的精神。罗丹从没来过中国,但他生前收藏了很多中国艺术品,并把这些艺术品放在他家里的橱窗中,他对这些艺术品有独特的解读,比如称《观音抱子坐像》为“中国的缪斯”等。这一方面反映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对不同文化海纳百川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上海具有包容性、创新性、国际性的特点,这是罗丹艺术中心能够落地的重要背景。罗丹艺术中心是罗丹博物馆的合作伙伴、中国雕塑学会和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我们将依托以罗丹真迹为主的常设展,举办国内、国际特展,发展艺术项目、举办研讨会、论坛等活动,致力于为艺术家、研究者、教育者和学生提供国际一流的学术交流和艺术实践平台,并融合鉴赏、创意市集等生活美学,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服务,打造兼具学术和多元生活方式的文化休闲场所。

吴静:世界很多博物馆都藏有罗丹的作品雨声林木电影网,以国家收藏和个人捐赠为主,这些博物馆在筹建和发展过程中与罗丹博物馆没有合作关系,也没有权利使用“罗丹”作为机构的名称。罗丹艺术中心是罗丹博物馆在全球唯一授权在名字中可以使用“罗丹”的机构。但罗丹艺术中心并不是罗丹博物馆的分馆,它是独立自主运营和管理的机构,我们与罗丹博物馆是紧密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