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王振宇表示,肯德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将餐厅余量食物赠送给有需要的群体。这一举措不仅有效减少了食物浪费,还为有需要的人们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同时,肯德基还积极倡导绿色消费理念,鼓励消费者合理点餐、避免浪费,为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未来,应继续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制止餐饮浪费的良好氛围。鼓励更多的社会组织、志愿者团体和消费者个体参与到“反对食物浪费”的行动中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推动这一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
从2023年“一起食尽其用,自然更有爱”到2024年“余量美味不浪费,自然自在好滋味”,肯德基食物驿站项目以层层递进的方式,通过更广泛的食物驿站布局,面向大众深入传递了“反对食物浪费”理念。与会嘉宾在活动现场各抒己见,对如何通过肯德基食物驿站等社会性公益项目,链接多方力量支持“反对食物浪费”宣传,提出建设性意见。中国消费者杂志社书记刘福林、北京肯德基有限公司总经理陆崇、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刘建国围绕“余量美味不浪费,自然自在好滋味”开展主题讨论。
肯德基北京食物驿站2024新版地图“数量翻倍,温暖加倍”在10月21日正式亮相。肯德基在京食物驿站数量2024年将增加至20家,新增建国路,信创园、陶然亭、磁器口、长安商场、顺义鑫海韵通、昌平鼓楼、安贞、巴沟、成寿寺餐厅10家肯德基食物驿站,北京肯德基通过扩大食物驿站辐射范围,进一步为更多有需要人士提供帮助。
2024世界粮食日之际,肯德基中国再度扩大合作范围,联合圣农食品、仙坛、立高、万威客、蒙牛、千味央厨、安德鲁、雪川8家供应链伙伴伟大工程巡礼,共同收集余量食物组成2万份礼包,在100多座城市超160家肯德基食物驿站,无偿赠予有需要的人。通过遍布全国的门店网络,肯德基食物驿站在传递爱心及节约粮食理念的同时,也希望向全行业发起号召,呼吁更多企业从源头减少浪费,为环保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世界粮食日期间,肯德基食物驿站员工代表北京“肯家炸鸡侠”,与其他城市伙伴一起为北京外卖骑手代表送上礼包,为骑手们增添秋日微凉中的一份温暖。一位参与活动的年轻外卖小哥表示:“日常食物驿站的余量食物已经给我们这些打工人多一份的保障,刚刚来到这座城市落脚,我们的收入还不是很稳定,这份食物带回家热热,方便吃上一口,心里暖暖和和的。去年粮食日的活动,我正好在附近送餐,恰好路过领取了食物驿站的‘礼包’,今年作为外卖行业代表再次收到‘礼包’,里面除了有肯德基食物驿站的余量食物,还有其他尚在保质期的品牌产品,回去可以做丰盛的一餐,和小伙伴们共享。‘’
2020年,肯德基品牌以“珍惜粮食、减少浪费”为初衷,结合自身特点,首创餐饮行业“食物驿站”公益模式,将店内的余量食物免费送给有需要的人。所谓“余量食物“,即已过最佳赏味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物。在肯德基食物驿站,当日产生的余量食物会在收集后统一包装并贴上食用指引,经过冷冻后,不定时、不定量免费发放,供有需要的人按需领取。其主要受众群体覆盖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及餐厅周边居民。所领取的食物为非即食食品,领取者需自行加热烧熟并于当天食用,且只可复热一次。在保障食品安全的前提下,此举既能向社会弱势群体传递温暖、提升其生活品质,也有助于向全社会普及“余量美味不浪费”的理念,是对肯德基公益“自然自在”可持续理念的践行。
经过多年探索与优化,肯德基食物驿站模式已在全国大面积铺开,覆盖城市逾140座,门店数量超过850家。以善举传递爱心,以善举践行环保公益,肯德基希望食物驿站这种公益模式为更多人所了解,与全社会共同倡行节约粮食的风气。未来,肯德基也将继续秉承“自然自在”的环保理念,通过按需生产、包装减量、节能降耗、加强废弃物管理等方式,在各生产环节减少浪费的同时,继续提升食物驿站模式的影响力,秉承“随手公益、注重实效、长期主义、多元发展”公益内核吸引更多群体加入环保事业,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 />2016年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曾举办“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展”,展览主题点明了秘中两国跨越山海的传统友谊。当时正值习近平主席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夫妇共同出席中拉文化交流年闭幕式并参观“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展”。我有幸作为时任博物馆馆长接待,近距离感受到习近平主席的领袖风范和广阔视野。习近平主席对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愿景的阐述令人振奋,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和远见卓识令人钦佩。时隔8年伟大工程巡礼,习近平主席再次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必将进一步引领两国友好关系向前发展。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发展,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指引方向。我清晰记得,在参观展览时,习近平主席对文物的介绍翔实、细致又独到,他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深入了解让我深受触动。从习近平主席的话语中,我深刻体会到秘中双方有着共同的梦想和追求,两国不仅通过贸易往来密切,更通过文明交流紧密相连。
作为一名考古学者,我对中国文化十分着迷。中华文明灿若星辰,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我曾两次访问中国,到北京、西安参观了故宫、长城和兵马俑等文化名胜。这些实地走访经历令我印象深刻,也对我的学术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来,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古代天文学,尤其是从天文学角度研究气候变化对人类文明起源的影响。我对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尤其感兴趣,它是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这里考古发掘出一处天文观测遗迹,证明当时已有依靠圭表观测太阳的方法。中国同行对陶寺遗址的研究成果,为我研究位于秘鲁中北部海岸的长基罗天文古建遗址群带来诸多启发。这也是秘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实例。
近年来,秘中文化交流蓬勃发展,双方文博机构合作密切。“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走进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何以文明·遇见良渚”2024全球巡展秘鲁特展走进位于利马的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太阳之光:古蜀与印加文明互鉴展”在位于库斯科的印加博物馆举行。此外,秘鲁文化部与博物馆多次派技术人员赴华参加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修复等能力培训,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文物工作者结下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