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7.0

丹道至尊

导演:吴宇森

年代:2013 

地区:韩国 

类型:悬疑 法国 英国 悬疑 

主演:未知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7日 03:47

原标题:海河流域年度蓄水超115亿立方米

1927年10月,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小爸爸剧情介绍28,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星星之火从此燎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井冈山调研考察时说的这八个字,饱含期望、意蕴深远。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传承中历久弥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薪火相传。

井冈山拥有革命遗址遗迹100多处,让这片红色土地焕发生机。身处井冈山这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井冈山市公安局始终坚持把井冈山精神作为政治建警之魂,主动融入红色治理大局,深挖红色资源富矿,搭建红色励警平台,将100余处革命遗址串珠成线、连线成面,连续多年开展瞻红色遗址、讲红军故事、上红色党课、办红色培训、读红色书籍等“十红”党建活动,建设集红色教育、廉政教育、荣誉教育为一体的红色励警室和党史教育馆,并定期组织全警前往接受忠诚教育和廉政警示,围绕“十红”主题,厘清红色文化的历史脉络,上好忠诚教育“第一课”、理论学习“必修课”和红色传承“初心课”,让每位民辅警时刻回望红色历史、赓续红色基因、滋养红色初心。

“在烈士陵园里,静默地躺着4.8万多名在井冈山斗争时期献出宝贵生命的革命先烈。其中,有姓名可考的只有15744人;而更多的,则是那些无名英雄,他们默默地守护着这片曾经为之奋斗的土地……”茨坪派出所新警刘伟杰在穿上警服的第一天小爸爸剧情介绍28,所长吴小虎带他来到了庄严肃穆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聆听英雄故事,缅怀革命先烈,接受深刻的精神洗礼,并亲手为其系好警服的风纪扣。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铭记,铭记是为了更好地传承。井冈山市公安局将井冈山革命历史作为每一位新警的“入警第一课”,希望民警不忘来路,永葆初心。抓住民警入党等人生重要节点,持续开展红色教育小爸爸剧情介绍28,用红色文化浸润民警思想,系好民警在不同时期的“第一粒扣子”。通过红色育警使一代代民警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担当起薪火相传的历史重任。

“在井冈山市红星城区与拿山镇的城乡接合部,地区辐射人口达5万余人,占全山总人口三分之一,矛盾纠纷复杂多样,不仅有小家小事的柴米油盐,也有市集商贩的家长里短。就地有效开展源头排查化解群众诉求是城区派出所的硬任务,我们希望跟班学习民警在这里都能学有所成,成为调解能手。”城区派出所所长李敏表示。在“井警有调”工作室,带班师傅一对一带领徒弟民警开展矛盾纠纷调解,引导他们如何有效沟通以缓和双方情绪,如何综合运用教育、协商等方法解决问题,如何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先后建立警种联动机制,建成了“五侦一体”合成作战室;推行“交所融合”改革,构建了派出所和交警办公、调度、处警、办案、服务五项“一体化警务”;搭建警务网络微店,24小时为群众提供“微交流”“微走访”“微服务”“微防控”“微展示”五大零距离服务;高标准打造“一站式”执法办案中心,加速推进“智慧案管系统”建设使用,建立健全全过程闭环式、“网上+网下”监督管理模式;积极探索智慧警务运行新模式,丰富无人机服务警务实战的场景应用,加快推动无人机应用与公安业务的有机融合;做精景区旅游警务,打造了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警种联勤“三警合一”的战斗实体。

茨坪派出所打造“警景携手”警情联动处置机制,涉旅警情快速分流。该所牢固树立“互联网+微警务”的理念,建立线上警情分流处置网络,联合专职部门对所管辖的涉旅类警情快速分流处置,构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同时充分发挥景区警务室工作前置的优势,推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公安工作由被动保平安向主动创平安转变。

10月3日18时30分,游客曹女士急匆匆地跑进茨坪派出所向民警求助,她接到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后按照对方的指示操作将账上的40万元资金转出去了。茨坪派出所立即联合井冈山市公安局合成作战室与刑警大队调取报案人通信记录,深入分析诈骗流程,精准判断资金流向,同时紧急协调银行工作人员对涉诈资金进行拦截,经过一个半小时的不懈努力,成功冻结了所有涉案账户,报案人转出的资金没有丝毫损失。

此外小爸爸剧情介绍28,茨坪派出所坚定不移地向科技要警力、以科技促服务。通过率先引入并深度应用吉安市综合指挥调度系统,以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将警情信息、警力部署、感知设备数据、指挥调度流程等关键要素有机融合,形成动态更新的警务信息图谱,在数据墙上“一图呈现”,实现警务资源的深度整合与智能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指挥调度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全面提高各类突发案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处置能力。

“警察同志,太感谢你们了!如果不是你们帮助,我真不知道该去哪找回我的儿子!”历经16小时紧急搜救,成功找到走失游客后小爸爸剧情介绍28,张大爷握着民警的手感激地说道。10月4日20时许,张大爷报警称其儿子在大井景区游览过程中走失小爸爸剧情介绍28,请求民警帮助。井冈山市公安局紧急部署救援方案,精准研判,联合多方力量协同作战,茨坪派出所、特巡警大队、合成作战室等多部门通力合作,利用警用无人机“热成像”“高空喇叭”等功能在地形复杂、水深林密区域开展紧张的搜救工作,经过近16个小时的搜寻,终于在主峰水库岸边一处陡峭的山崖边将走失游客找回。

井冈山市公安局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红色引领,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等活动,固化局班子成员每季度安排20天与派出所民警同吃、同住、同开展全警大走访、治安大整治、矛盾大化解、困难大帮扶、信息大采集“三同五大”群众工作;创新提炼了集分级调解、五老调解、庭审调解、云上调解等为一体的“井警有调”解纷工作法;发挥群防群治作用,积极组建“护校”“巡山”“护企”“大学生”“夕阳红”“交通劝导”等特色“平安义警”队伍,形成人人都是治理员的“漫山红”,实现了矛盾联调、治安联巡、企业联防、打击联动、服务联心、高效联动;打造了“情指中心+11个派出所警网工作室+55个警网联络点”的“1+11+55”三级警格与网格融合命运共同体,实现了访民情、解民忧、调民争、护民安、惠民生的有机融合。2024年上半年,井冈山市公众安全感、公安满意度继续保持全省“双第一”。

红军后代石草龙是江西干部学院的一名保安,他的奶奶是中共中央组织部原副部长曾志。石草龙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茨坪派出所平安义警队队员。除了江西干部学院日常的安保工作,石草龙坚持以“步巡”的形式,不定期与民警一起在学院附近的井冈山游客服务中心开展治安巡逻活动,并配合现场民警维护秩序、疏导交通,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解决游客遇到的问题,助力打造红色旅游“新名片”。

“井冈红色治理”,核心在“红色”二字。井冈山市看守所把得天独厚的红色文化引入监所,组织在押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唱、读、看、讲、传”活动。“唱”即唱响以社会主义好、伟大祖国好为主题的红色歌曲,“读”即开展以红色经典为主题的诵读活动,“看”即观看红色影片,“讲”即讲红色故事,“传”即传递励志箴言。用红色文化教育、引导、挽救在押人员,帮助他们洗心革面、认罪悔罪、认真改造,重塑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肖警官,如果不是你们帮我联系洗布草的工作,我这样有前科的人肯定是不会有地方要我的。”2023年9月3日,叶某因一时之失在驾驶机动车起步时碾压行人涉嫌交通肇事罪被井冈山市公安局依法刑事拘留。经过积极沟通与赔偿,取得受害者家属谅解后,叶某被取保候审。考虑到其刑事犯罪前科对就业的影响,看守所民警积极协调,帮助他在长路村一家布草公司找到了工作。目前,他工作稳定,对民警深表感激,并保持密切联系。

原标题: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54238.6万吨 价格震荡修复

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是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改造服刑人员的基本手段之一,贯穿于监狱工作的全过程。惩罚与改造服刑人员,把服刑人员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法律赋予监狱的职责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监狱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紧紧围绕提高服刑人员改造质量,大力开展对服刑人员的法治、道德、文化和职业技术等教育,针对不同类型的服刑人员,实施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工作,并不断改革创新,在服刑人员心理矫治、服刑指导、教育改造工作社会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22年实现无服刑人员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无重大疫情的监管安全“四无”目标,对于提升服刑人员改造质量,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10月28日至30日,“感恩新时代奋进新征程”青海监狱服刑人员教育改造成果展在省女子监狱成功举办。成果展全面回顾总结了73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监狱系统在教育改造服刑人员方面的方法举措和取得的主要成果。不仅内容丰富、亮点纷呈,还创新多个“第一”:承前启后、创新形成青海监狱特色教育改造工作体系;首次以会展形式集中展示教育改造工作成果;构建历年来最高水平的狱务公开格局;第一次搭建起监狱系统内全员参与的交流学习平台等。成果展以贯穿服刑人员入监到刑满释放接受教育改造的八个方面为主线,展现了青海监狱系统用心用情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的具体举措和特色亮点,揭开了监狱工作的“神秘面纱”。

青海监狱系统着力帮助服刑人员“系好服刑改造的第一粒扣子”,对不同类型新收监的服刑人员开展不少于两个月的入监教育,主要进行政策法规、监规纪律、服刑人员守则、认罪服法、劳动生产和改造前途等教育。通过教育稳定新收监服刑人员的改造情绪,解除思想顾虑,了解服刑期间的权利义务,养成遵守监规纪律的行为习惯,适应今后的服刑改造生活。如:省西宁监狱推行一查、二明、三心、四学、五资、六知、七考核的入监教育“七步”工作法,细化措施、丰富内容、规范流程,高质高效教育引导服刑人员学好服刑第一课;省女子监狱探索开展“一站式”摸排评估,“两步走”丰富内容,“三阶段”循序渐进,“四维度”丰富体系,“五部门”联动考核入监教育工作机制小爸爸剧情介绍28,帮助服刑人员走好改造第一步;省建新监狱针对未成年服刑人员实际情况小爸爸剧情介绍28,拓展入监教育内容,强化未成年服刑人员行为养成教育,从叠被子、洗衣服等基本生活技能,督促刷牙、洗脸、洗脚等未成年服刑人员改造点滴入手,让未成年服刑人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未成年服刑人员懒惰、依赖、行为涣散等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思想教育坚持以法律常识教育为重点小爸爸剧情介绍28,辅以认罪悔罪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时事政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劳动常识教育等,不断增强服刑人员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消除思想症结,培养劳动观念,增强改造信心。如:省西宁监狱开展“1425”教育改造专项行动,利用多种方式和各大节日,举办积极向上的教育活动,促进服刑人员思想教育取得新成效;省东川监狱在晨读、晨跑、晨唱的基础上,形成“午间唱红歌,晚间大课教育”的一日教育改造模式,教育引导服刑人员树立正确的“三观”。

针对服刑人员文化程度的差异,监狱以扫盲和小学教育为重点,积极争取和创造条件开展初中、高中文化教育,从夯实基础入手,巩固文化教育办学成果。截至目前,文盲服刑人员脱盲率达到95%以上。同时鼓励服刑人员参加电大、函授、自考等高等教育,为其提供必要条件。如:省建新监狱建立青藏铁路花园学校建新监狱教学点,与校方联手实现了青海省未成年服刑人员纳入九年义务教育的组织、师资、后勤、宣传“四保障”,破解了未成年服刑人员无法完成义务教育的难题,开启了未成年服刑人员改造工作的新篇章;省长宁监狱建立“长宁好讲师”民警教师团队,用内容丰富、生动灵活的授课方式和“优质课”展播形式,提高课堂化教学质量。

青海监狱系统对服刑人员的职业技能教育,本着学以致用原则,开设电脑操作、汽车修理、服装缝制等技能培训,提高劳动技能和劳动素质,为其刑满后的就业谋生创造条件。实现“既改造人,又造就人”、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的目的。近年来,2万余名服刑人员获得了职业技能培训等级证书,获证率达89.2%。如:省西宁监狱“曙光计划”打通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后入职就业的“最后一公里”,帮助刑满释放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小爸爸剧情介绍28,解决了服刑人员的后顾之忧;省门源监狱与民盟青海省委签订“黄丝带”帮教协议,成立我省首家“黄丝带”帮教基地,进一步整合优势资源,丰富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内容,扩大了刑释人员在省内的安置帮教范围。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青海监狱系统用“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的理念指导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以树立传统文化价值为主要抓手,使服刑人员在优秀文化氛围中得以熏陶,形成“一狱一特色”“一区一品牌”狱内改造文化。如:省女子监狱在突出女性和青海特点基础上创建监狱“源”品牌和“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主题,以青海特色文化为辅,推进品牌文化建设,营造狱内健康向上文化氛围;省东川监狱“塑新”“明德”“向善”“知行”“新康”等文化品牌持续发挥文化引领、熏陶作用,达到了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省柴达木监狱成立绘画、手工制作等六个兴趣组,累计创作各类书画手工等作品1262幅(个),实现了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和以文塑人的目标。

各监狱根据自身条件,开展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和美育教育,开展健康有益的体育和文化娱乐活动,发挥文化的引导、熏陶、激励功能,寓教于乐,助力服刑人员改造。如:省建新监狱成立未成年服刑人员“心声”艺术团,成员覆盖全部未成年服刑人员小爸爸剧情介绍28,根据未成年服刑人员不同的个人特长及兴趣爱好,开展电子琴、葫芦丝、竹笛等器乐教学及舞蹈、绘画等教学小爸爸剧情介绍28,使每名未成年服刑人员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培养一技之长;省长宁监狱建立服刑人员“明德书屋”,联合青海省图书馆、青海日报编辑出版社成立省长宁监狱服刑人员“图书流动室”,通过按季度流动图书的形式,确保图书内容丰富、新颖,促进服刑人员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自2003年起,各监狱陆续建立心理咨询室,配备必要的设备,由专业人员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测试等工作。2010年全省各监狱全面建成心理健康指导中心,选派民警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155名民警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构建起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监区—服刑人员三级网络体系小爸爸剧情介绍28,全覆盖建立服刑人员心理档案,采取团体咨询、个体咨询、危机干预、沙盘训练等对服刑人员进行专业的心理矫治,持续发挥心理矫治工作在入监甄别、危险性评估、重新犯罪预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近三年来,全省服刑人员参加心理健康教育32558人次,个体心理咨询9214人次,团体心理咨询35735人次,有效化解心理危机366人次。如:省西川监狱以心理危机、压力管理、人际关系、情绪管理、婚姻与家庭等为内容开展主题团体心理辅导,引导服刑人员说出心声、释放压力、稳定情绪,帮助矫治各类心理疾病小爸爸剧情介绍28,有效促进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省门源监狱挖掘矫治工作潜力,成立“浩河心岸”咨询室,17名民警“持证上岗”,运用心理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帮助服刑人员调节不良情绪,有效化解服刑人员心理危机。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各监狱根据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型,结合服刑人员危险程度、恶性程度、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贯彻因人施教原则,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以理服人与以情感人相结合、戒之以规与导之以行相结合、内容的针对性与形式的灵活性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建立健全个别教育工作制度,形成由“点”到“面”,全员施教与确定转化对象、重点攻坚相结合的个别教育运行机制,形成较为完整的个别教育工作制度小爸爸剧情介绍28,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服刑人员个体的问题,促进服刑人员的思想转化。近年来,民警年度个别谈话教育次数超过15万人次,月覆盖率达98%以上,顽固犯转化率保持在70%以上。如:省建新监狱成立了两个以个教能手民警名字命名的个教工作室,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健全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探索创新个别教育工作方法、促进服刑人员教育转化、维护监狱安全稳定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省长宁监狱开展“春风暖心”专项教育改造行动小爸爸剧情介绍28,通过摸排甄别、建立专档、攻坚转化、巩固总结四个阶段,制定一人一策的教育转化方案,有效提升转化质效;省康宁监狱充分利用监管医疗资源开展感恩和生命健康教育,教育引导住院服刑人员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健康改造。

社会帮教对增强服刑人员生活信心、鼓励服刑人员接受改造、提高改造质量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青海监狱改造服刑人员工作的特色之一。青海监狱系统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争取社会各个方面和各界人士的支持,与服刑人员所在地政府、原单位以及服刑人员亲属联系,签订帮教协议,仅2023年参加帮教人员达7300余人,签订帮教协议7289人次。邀请有关单位和人士配合监狱开展有益于服刑人员改造的帮教活动,目前已开展“阳光耀高墙,携手育新人”“法治·平安”两次大型主题开放月活动。同时履行普法责任,广泛开展监狱社会化教育工作。如:省女子监狱联合多家社会帮教机构,以实地走访和电话回访的形式共同开展社会帮教活动,架起监狱—服刑人员—亲属间沟通桥梁,以亲情为纽带激发服刑人员改造信心,彰显执法温度;省东川监狱开展普法进校园活动小爸爸剧情介绍28,向省内多家职业院校师生开展普法教育小爸爸剧情介绍28,充分发挥监狱在法治建设和普法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省柴达木监狱联合当地多家单位组建帮教志愿者团队小爸爸剧情介绍28,从帮助解决服刑人员子女入学困难问题入手,建立长效帮教机制,解决了服刑人员的后顾之忧,促进服刑人员积极改造。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海监狱系统注重发挥改造积极分子的正面典型示范作用,积极采取措施,激励服刑人员积极改造。一方面,从改造目标进行激励,充分结合当前实施的计分考核管理办法、行政奖励办法等,给予服刑人员加分,以表扬、服刑改造积极分子等奖励,作为服刑人员改造的驱动力,激发改造积极性。另一方面,对服刑人员的积极改造表现进行表彰和鼓励,以评选改造之星、先进集体等为主要抓手,给予获得表彰的服刑人员奖励等,促使服刑人员产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从而强化正向激励,养成良好习惯。如:省西川监狱以营造宽严相济、奖优罚劣的改造环境为导向,推进文化处遇制度化、规范化,按月兑现文化处遇优秀单位开展个性化教育活动,在全狱范围内形成了服刑人员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省柴达木监狱结合服刑人员分级处遇情况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丰富多彩教育改造活动,实行文娱活动处遇准入机制,并根据评比结果给服刑人员发放相应的物质奖励等,有力调动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省门源监狱结合服刑人员在规范养成、日常改造表现等方面综合考评,开展规范评比活动,评选先进个人和集体,切实增强了服刑人员改造动力。

青海监狱系统坚持做好服刑人员刑满释放前的“守门员”。对即将服刑期满的服刑人员集中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出监教育,对服刑人员进行形势、政策、前途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必要的就业指导,开展多种类型、比较实用的职业技能培训,缓解服刑人员对回归社会的焦虑和不适应感,增强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后适应社会、就业谋生的能力。如:省女子监狱以服刑人员临释前“社恐”为聚焦点,以监地协同方式,邀请派出所、火车站、银行、反诈中心专业人士进监答疑解惑,在刑释服刑人员出监衔接、社会政策解答、安置帮教上再发力,上好服刑人员“出监前最后一课”;省西川监狱打造“课堂教育+实训模拟”新模式,组织服刑人员现场模拟体验火车站售票、银行办理业务、商场移动支付购物、政务办理等社会场景,合力为临释服刑人员量身定制“出监套餐”,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能,顺利融入社会;省建新监狱成立出监监区,从就业政策、职业介绍(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等)、新兴行业(文化传媒、人工智能)等服刑人员刑释后就业实际着手,以监狱综合教育基地为载体,强化教育训练,注重实际效果,服刑人员的接纳程度和学习兴趣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