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你们结合亲身经历,向市民讲历史,讲党的创新理论,讲新时代上海城市发生的可喜变化,这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希望你们继续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我体会过旧社会的黑暗不公,也感受到新中国的蓬勃发展。我曾经工作了42年的棉纺织厂,如今已是人流如织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杨浦和浦东的高楼大厦推筒子生死门,曾经都是农田,到处是泥土路、棚户区……很多事,年轻人都已不晓得。”黄宝妹说,“我就讲自己的人生经历,让大家知道,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老骥伏枥,壮志犹存。我要继续奋发向上,用平实的话讲好新时代的故事。”年已八旬的姜德福,退休前是南京政治学院教授,现在,他是“老杨树宣讲汇”的分支——由杨浦军休中心的军休干部组成的“老兵跟党走”宣讲团的团长。这支平均年龄超70岁、党龄超50年、军龄超40年的团队,自2019年以来已开展线上线下宣讲500余场。
“经济社会发展就好比修路、修高架桥。没修之前,道路虽然老旧、窄小,但还能走。修建过程中,道路会被暂时封闭,出行反而不便。但发展建设就是要有个过程,只要克服困难、不惧挑战,终究会修出宽广的大道,为更多的人带来便利和实惠。”不久前,在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回答社区居民提问时推筒子生死门,姜德福拿窗外不远处正在修建的高架桥打比方……
“1920年,在破陋的柴房里,陈望道用板凳、铺板支起临时写字台,开始翻译《共产党宣言》。母亲给他煮了两个粽子,配上一碟红糖。陈望道全神贯注,竟把墨汁当作红糖蘸着吃了。母亲问,红糖甜不甜呀?陈望道浑然不觉,头也不抬地说,甜推筒子生死门,真甜……”上海杨浦区滨江实验小学,环形多功能厅,孩子们正在听上海体育学院附属中学退休教师李俊英声情并茂地讲述党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