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提出,“教联体”是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以学校为圆心、以区域为主体、以资源为纽带,促进家校社有效协同的一种工作方式。要推动各地全面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确保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更加完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力争到2025年,50%的县建立“教联体”,到2027年所有县全面建立“教联体”。
《方案》明确了“教联体”各主体的职责任务。政府部门加强对家校社协同育人工作统筹领导,指导各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调动各类社会育人资源。教育部门在政府支持下与有关部门、社会资源单位协调联动,引导学校发挥主导作用和专业指导优势,强化与家庭、社会沟通协作。学校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会同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研究、推动破解学生成长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各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社会资源单位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落实育人责任,与学校建立工作对接机制,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问题,为学生参与文化学习、体育锻炼、艺术活动、劳动教育、科学教育、社会实践、课后服务等提供全方位条件保障。
" />中新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 张素)“爱心云备灾计划——博爱云备灾博爱赈济券项目”启动会10月31日在北京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该项目将在北京的社区开展试点,通过发放“博爱赈济券”的形式为群众提供响应灾害的资金援助,支持群众根据自身需要购置备灾和灾后生活物资,以期在灾后更快回应群众特别是老人、儿童、母婴等特殊群体的需求。
“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的指导下,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开展过‘红十字以工代赈’的现金援助项目,取得过明显帮扶成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说,启动“博爱云备灾博爱赈济券项目”试点正是赈济救助模式的重要补充,也是运用数字科技和数字化支付助力满足受灾群众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创新实践,成为赈济救助项目领域的又一有力模式。
“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高效、灵活且可持续的政社协同应急响应机制,对于推动救灾物资保障工作高质量发展尤为重要。”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葛燄说,发起“爱心云备灾计划”,将探索建设数字化备灾能力,并建立地方相关政府部门、爱心商户、属地社会组织配套的救灾应急响应机制,形成规范化、标准化、可复制的建设方案,进而推动该项目在灾害多发区域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