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2.0

丹道至尊

导演:焦菊隐

年代:2010 

地区:大陆 

类型:复仇 美国 古装 悬疑 

主演:未知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19日 01:51

原标题:中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

今年6月初,34岁的武汉小伙孙文竹划着无动力橡皮艇从攀枝花金沙江出发,计划单人单艇漂流到上海。11月15日,他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历经118天、3500公里的漫长漂流后,他已到达上海市崇明岛,明天就将到达本次漂流的终点东滩日出点。对于即将完成本次漂流挑战,孙文竹非常兴奋,“一开始只打算漂到武汉,最后决定到达长江出海口附近。现在,我终于做到了!”

11月15日,他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自己已经到达崇明岛,距离终点东滩日出点很近了,“今天来打探一下到终点的路线,明天就是收官之战!”对于即将完成的挑战,孙文竹非常激动,“这3500公里真的不容易,路上也遭遇过不少考验,多亏了支持我的亲朋好友和粉丝。我很珍惜这次机会,因为这次错过了,不知道还会不会有下一次。”

这一路漂流过程中,孙文竹多次遇险,其中最惊险的一次,是6月20日在白鹤滩水电站下游某处,他被一个大浪掀翻,在水里挣扎了一个多小时,“后来我身体失温,状态非常差,当时很沮丧,觉得可能要‘挂’在这里了,于是用装在防水袋里的手机录了遗言。”幸运的是,后来那段河道是弯曲的,孙文竹利用内侧河道和外侧河道的速度差,追上了漂走的橡皮艇,多次尝试后终于爬了上去,“当时感觉完蛋了,后面的旅程就安全多了,基本上没有出现过意外。”

回首这3500公里旅途,孙文竹感慨颇多,“从金沙江到长江再到出海口,以前只在岸上看过风景,这次坐在船上沿江而下,又是另外一种特别的体验。”孙文竹印象最深的景象之一,在重庆市云阳县,“当时一个人漂在江面上,看着远处的县城笼罩在雨雾中,大雨像万条丝线一样洒落,随后乌云向我飘来,直到头顶狂风暴雨倾泻而下。真的有人生豪迈、洒脱快意之感。”后来的路途,他看过大鱼从船头或船侧甩尾而过,见过一群江豚在长江里嬉戏,目睹了一群老鹰从头顶飞过……

其实,这3500公里的旅途,孙文竹并不是全部“漂”过来的,部分路段他选择了绕行——比如在金沙江老君滩,由于这里水流湍急、危险性较高,前几年还出现过有人遇难的情况,经过考虑和网友劝说,孙文竹放弃了10多公里的水域,“还是要量力而行,以后如果有机会再补上。”另外,像白鹤滩水电站、三峡大坝等地,孙文竹也会提前上岸,通过步行或其他方式绕过这些重点水利工程,在下游处选择合适的地点重新下水漂流。

孙文竹以三峡大坝为例进行了解释,“三峡大坝是不允许在附近水域划船的,被发现的话会被没收工具,还要罚款。到了坝前2公里的时候,我从附近码头上了岸。当时有两艘货船表示愿意主动带我,但我不想麻烦他们。后来我是人船分过的,把橡皮艇的气放掉了,打包拉到下游,我自己坐的升船机。过了大坝之后,在安全的水域重新找地方下水。”

对于个人能否在金沙江、长江水域漂流一事,上游新闻记者咨询过沿途多个城市的海事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原则上不可以,一旦驶入船舶航道是比较危险的。但工作人员也表示,目前并无相关法律规定禁止个人在江上进行漂流,他们一般都是进行劝导,以教育为主。一名长江下游地区的海事部门工作人员还表示,孙文竹在进入所属城市水域时,通过12395热线进行过报备。

据经视直播报道,对于孙文竹在长江上的漂流行为,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表示,目前国内并没有法规明确禁止,但长江武汉段属于主航道区,货运船或客运船舶水线高,很难发现船边的人和小艇,且船舶经过时会有吸力,一旦被吸进去十分危险。此外,如果靠近岸边漂流,长江河道的弯曲会形成漩涡错爱 第1部,也会给漂流者带来风险,所以建议不要在长江进行漂流或游泳行为。

整个漂流过程中,孙文竹收获了不少粉丝,但随之而来的质疑声也很多:“为啥要做这个事?吃饱了撑的吧”“岸上有车队跟着吗,摆拍吧”“肯定是划几公里就上岸,坐车吧”……对此,孙文竹表示,“人总归是有冒险精神的,现在不做,可能就再也没有勇气去做了。这是很多人都想做的一件事,只不过我去做了。”随着他118天的漂流和直播,不少以前质疑他的粉丝“黑转粉”,被他的勇气和毅力感动。有人还特意来到线下和孙文竹道歉,“对不起,我误会了你。”

成都网友张登告诉上游新闻记者错爱 第1部,7月初时刷到孙文竹漂流长江的视频,“开始我以为他是弄着玩的,结果他天天都在直播,确实厉害。”后来,张登几乎每天都用空闲时间观看直播,并在直播间内当起了“义务解说”,帮新来的观众回答问题,“很多网友都佩服他的勇气,希望他能承载自己的梦想。现在他马上抵达终点了,为他感到高兴。”

原标题:严防“生态杀手” 强化生物安全(微观)

2016年秘鲁国家考古人类学历史博物馆曾举办“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展”,展览主题点明了秘中两国跨越山海的传统友谊。当时正值习近平主席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夫妇共同出席中拉文化交流年闭幕式并参观“天涯若比邻—华夏瑰宝展”。我有幸作为时任博物馆馆长接待,近距离感受到习近平主席的领袖风范和广阔视野。习近平主席对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愿景的阐述令人振奋,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和远见卓识令人钦佩。时隔8年,习近平主席再次对秘鲁进行国事访问,必将进一步引领两国友好关系向前发展。

习近平主席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发展,倡导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为人类文明进步指引方向。我清晰记得,在参观展览时,习近平主席对文物的介绍翔实、细致又独到,他对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深入了解让我深受触动。从习近平主席的话语中,我深刻体会到秘中双方有着共同的梦想和追求,两国不仅通过贸易往来密切,更通过文明交流紧密相连。

作为一名考古学者,我对中国文化十分着迷。中华文明灿若星辰,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延续发展至今的文明。我曾两次访问中国,到北京、西安参观了故宫、长城和兵马俑等文化名胜。这些实地走访经历令我印象深刻,也对我的学术研究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年来,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古代天文学,尤其是从天文学角度研究气候变化对人类文明起源的影响。我对山西省襄汾县的陶寺遗址尤其感兴趣,它是新石器晚期龙山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这里考古发掘出一处天文观测遗迹,证明当时已有依靠圭表观测太阳的方法。中国同行对陶寺遗址的研究成果,为我研究位于秘鲁中北部海岸的长基罗天文古建遗址群带来诸多启发。这也是秘中文明交流互鉴的实例。

近年来错爱 第1部,秘中文化交流蓬勃发展,双方文博机构合作密切。“印加——秘鲁安第斯文明特展”走进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何以文明·遇见良渚”2024全球巡展秘鲁特展走进位于利马的里卡多·帕尔玛大学,“太阳之光:古蜀与印加文明互鉴展”在位于库斯科的印加博物馆举行。此外,秘鲁文化部与博物馆多次派技术人员赴华参加文化遗产保护、文物修复等能力培训,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文物工作者结下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