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立开放潮头 创世界一流(谱写新篇章) “我们家一天能生产1000多条,当天就能全部发走。”“80后”针织户张峰正和家人忙着清点货物,处理订单。他自幼看着父亲张相东做秋裤、卖秋裤。在他看来,“秋裤村”生产秋裤的最大优势就是价廉物美。随着秋裤面料、款式等方面的不断提升,吸引了内蒙古、新疆、黑龙江、四川、福建等多地的批发商前来下单。“一条秋裤的批发价不到5元(人民币,下同),主要面向中老年人市场。”张峰说。
“每年7月份,我们村开始进入生产和销售秋裤的旺季,这种热度能一直持续到次年的1月。”姚家坡村党支部书记石西军告诉记者,全国每卖出3条秋裤,就有1条来自姚家坡村。作为远近闻名的“针织加工专业村”和“秋裤村”,全村380多户中,有160多户从事秋裤加工,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庄1600余人就业,秋裤年产量约8000万条,年产值过亿元。
“我们也会接到弹力秋裤、毛绒秋裤等新产品订单。”张峰说,父辈为秋裤产业的发展开了局,凭借脚力开拓了市场。现如今,对于子承父业的他们来说,除了在原料上下功夫,还要设计更多款式和花色,在保证暖和、舒适的同时,紧跟时尚潮流,满足更多年轻人需求。“客户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像今年素色秋裤的订单就比较多,我们就及时调整了布料的花色,赶制素色秋裤。”
“70后”针织户张宪刚则将目光转向牛仔裤加工。“尽管秋裤产销两旺,但这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村民们多数只赚取绵薄之利。”。在他看来,“秋裤村”不仅要提升秋裤产量,保障市场供应,更要有“质”的改变。从2017年开始,张宪刚升级设备,实现了全流水线作业。“每月牛仔裤产量5000余条,年营业额突破70万元。”
石西军说,与周边村相比,姚家坡村并没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靠的是后天打拼。“过去农村土地贫瘠、收入少,村民很早开始靠加工针织品赚钱,吸引大量外地企业上门提供原材料。”他认为,姚家坡村针织产业起步早,一批又一批姚家坡人前赴后继,照葫芦画瓢在村内开起家庭式作坊。这些作坊不仅带动了本村的经济发展,还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对于张宪刚、张峰、姚淑民来说,他们都曾短暂地“逃离”过“秋裤村”,到大城市闯荡。“我们不能不做秋裤,但也不能只做秋裤。”张宪刚说剑谍剧情介绍,秋裤已成为姚家坡村的支柱产业,他们有责任将这份产业做大做强。与此同时,他们更想通过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提升秋裤的品质与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让姚家坡村的秋裤走向更广阔的市场,为村民带来更多经济收益。
傅聪表示,中国政府通过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支持联合国在和平发展领域实施近160个项目,惠及100多个国家,为推动联合国2030年议程,落实联合国在和平安全领域重大倡议提供了有力支持。基金已成为中国与联合国推动全球发展剑谍剧情介绍,应对安全挑战的重要合作平台。中方坚定支持联合国作用,将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引领,通过基金合作,与联合国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配合落实联合国未来契约及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为促进全球和平安全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